每到年底時,又是總結“爆表”時,一時間忙煞了“四海之內(nèi)”的各路筆桿子。當此挑燈夜戰(zhàn)之際,筆桿子們最大的苦惱不是“無米下鍋”,而是有時“缸中米”太多,千頭萬緒,剪不斷理還亂,一籮筐的事情不知從何說起。正如又大又硬的食材,需要“思維的砂鍋”三番五次地煲燉,才能“湯是湯,水是水”地看出幾分明白。下面華圖教育就為大家?guī)砹兄懞媚杲K總結。
面對龐大的信息量,既不能多多益善,喧賓奪主,也不能大海撈針,失之瑣細。要從“海量的細沙”中“淘”出“真金”來,必須遵循“精挑細選、取精用宏”的原則。大致說來,有如下五個步驟:
一、圍繞主題“定調(diào)子”。這是按由虛到實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。“虛”是尚未實現(xiàn)的主題,“實”是有待選取的材料。任何文章的材料,都是服從于表達主題的需要的。換言之,沒有主題的需要,不合主題的要求,材料就不成其為“材料”了,即使被硬塞到文章里,也是文不對題。因此,定主題是寫一篇文章的邏輯起點。我們寫一篇文章,有了主題,材料的選擇就有了一個基調(diào),是肯定成績的,就要選思想積極向上類的材料;是否定的,就要尋找尚存在缺陷和問題的素材,等等。
二、圍繞職責“對位子”。這是按由內(nèi)而外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。先確定哪些內(nèi)在的職責要總結,再一一對應“填補”所做的工作。不論是單位,還是個人,都有確定的職責范圍。在撰寫相關總結時,可以根據(jù)職責的框框來選材。比如,某同志承擔的工作有檔案、黨建、宣傳等,那么寫總結就可以按這三塊來寫,可以寫成“分門別類,檔案工作突出一個‘細’字”;“建章立制,黨建工作突出一個‘實’字”;“深挖細摳,宣傳工作突出一個‘新’字”。如果是一個綜合性單位,也可以按既定的職責來“對號入座”。
三、圍繞條塊“搭架子”。這是按由主到次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。任何單位或個人的工作,歸納起來說,不外乎業(yè)務、服務、黨務、政務、雜務等五大塊內(nèi)容,完全可以據(jù)此逐條進行羅列表達,所不同的是排列次序區(qū)別和是否給以“加料添彩”而已。對任何單位和個人來說,這“五務”哪個是“主業(yè)”,就把那個放前面重點寫,那個是“副業(yè)”,就列于后文簡略寫。
四、圍繞工作“梳辮子”。這是按由總到分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。對應于某個時段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者所做工作的不同內(nèi)容,我們可以在“總—分”的邏輯架構下,按照從大到小、從點到面的順序進行“梳辮子”,梳好了“辮子”再“分倉”。這是“去其枝葉,留其主干”的大刀闊斧的選材方法。比如,一個階段下來,我們做過的工作很多,但頭緒再多也有不多的幾件是記憶猶新的,是脈絡分明的,總結時可以以此為主干,一條一條列出來,再一條一條地進行充實和完善。
五、圍繞階段“排號子”。這是按由先到后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。事情的發(fā)展和工作的推進是有階段性的,大多數(shù)工作都有一個持續(xù)推進的過程,不能一蹴而就。鑒于工作本身的復雜性,我們可以把復雜的工作簡單化、切成塊分成段地來寫。比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項“規(guī)定動作”,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持續(xù)半年,為此,我們在實際推進時一般都要分成宣傳動員階段、問題查找階段、對照整改階段和落實長效階段等“四階段”,有時甚至每個階段都有不同時間節(jié)點的工作要求。我們可以根據(jù)不同階段的工作內(nèi)容來逐條總結。
六、圍繞目標“放格子”。這是按由此及彼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。這也是相對簡單的總結寫法。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的工作模式,一般都是“一級抓一級,層層抓落實”的做法,上面有要求,下面才有追求。每當開年或是一些重要的時間節(jié)點,上級部門都要給下級單位定目標、下指標、分任務、壓擔子,在限定時間來臨前,下級部門都要通過自我總結給上級報告完成情況。對于這樣的總結,可以按照上級部門當初確定的任務條項一一對應了來寫,如果相關目標涉及事項多,可以再深一層地進行細化和拆分,直到把相關內(nèi)容說清楚、講突出了為止。
更多遴選備考經(jīng)驗相關資訊,請關注華圖遴選!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