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在歷史前進中,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錯誤,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”。容錯糾錯機制是實現(xiàn)從嚴治黨的有效制度保障,是創(chuàng)新者實干家的兜底利器。但是,如果容錯免責的門檻設定太過抽象和寬松,容錯機制很可能變成一個筐,成為某些有過錯官員免責的“擋箭牌”,過度容錯就會變成縱錯。為此,要用好容錯糾錯機制,做到“會容”與“容好”。
明確劃清容錯糾錯界限,讓“干者”肯干會干。容錯是有界限的,要劃清因亂作為而犯錯與因敢作為而失誤的界限,區(qū)分干部失誤、錯誤與違紀違法行為的界限,關鍵是要嚴格區(qū)分“主觀無意”與“明知故犯”,“大膽改革”與“無視規(guī)矩”的界限。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、先行先試出現(xiàn)的失誤和錯誤,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(qū)分開來;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,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(qū)分開來;把為推動改革的無意過失與為謀取私利的故意行為區(qū)分開來。確保我們的黨員干部愿干事、會干事、干成事,不出事。
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,為“干者”保駕護航。容錯糾錯要以支持實干、鼓勵創(chuàng)新為原則,樹立和強化為創(chuàng)新者容、為擔當者容、為實干者容的鮮明導向,其保護的對象是作風正派、敢作敢為的好干部。制定完備的權責清單和負面清單,重大事項要邀請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評估,對責任人的動機、決策程序、執(zhí)行過程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,查清錯誤原因,弄清損失大小、危害程度。容錯免責要堅持客觀公正、公開透明的原則。堅持陽光操作,申請、核實、認定、公示和報備等流程要嚴格細化,接受群眾監(jiān)督。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嚴格、更加科學、更加客觀公正地執(zhí)紀問責,才能“既不放過一個壞人,也不冤枉一個好人”。
建立健全糾錯改正機制,讓“錯者”知錯能改。“糾錯”與“容錯”并行不悖、缺一不可。由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定期復核檢查,對在制度執(zhí)行過程中存在的偏差或問題要予以糾正,并視情節(jié)對具體執(zhí)行人員給予問責。對工作中出現(xiàn)的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,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提醒、早糾正;對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,有針對地教育引導,完善制度機制;對工作中存在失誤和錯誤的單位和個人,采取紀檢監(jiān)察建議書、約談提醒、誡勉督導、責令糾錯等方式,督促有關單位或個人分析查找原因,制定改進措施,對問題整改到位。讓糾錯改正機制發(fā)揮治病救人之功效,讓“錯者”知錯能改。
容錯糾錯機制不是一個框,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裝。容錯不等于無限度寬容,更不等于可以胡來。在實施容錯減責的同時,反對消極腐敗,防止激勵變縱容、保護變庇護,嚴禁打著改革創(chuàng)新旗號搞勞民傷財?shù)?ldquo;政績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。堅決懲治借改革創(chuàng)新之名徇私舞弊、貪污受賄、假公濟私以及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等行為,讓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“少犯錯”“不犯錯”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