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新時期好干部的五項標準,其中之一就是為民服務。當前,我們的國家正處于改革攻堅和轉(zhuǎn)型升級的關鍵階段,發(fā)展既有諸多難得戰(zhàn)略機遇,也伴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(zhàn)。要向克服改革道路上的艱難困苦,奪取新階段的勝利就需要凝聚起服務為民的廣泛共識,爭做新時期的好干部,畫出最大同心圓。
服務為民要學習群眾路線,強化教育。“一切為了群眾,一切依靠群眾,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,把黨的正確主張變?yōu)槿罕姷淖杂X行動。”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,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內(nèi)在要求。然而現(xiàn)在一些地方仍存在著領導干部作風虛浮,官僚習氣嚴重,對前來辦事的群眾仍然是“門難進、事難辦、臉難看”,不但影響了群眾的辦事效率,而且阻斷了人民群眾同黨員干部的血肉聯(lián)系。而從思想上加強教育,開展以群眾路線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。
服務為民要深化簡政放權,革故鼎新。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“先手棋”,也是進一步轉(zhuǎn)變政府職能的工作要求。李克強總理曾多次強調(diào),簡政放權,首先是政府要進行自我革命,要有“壯士斷腕”的勇氣和決心,把政府不該管的權利放下,把應該由市場決定的事情交出去。只有“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”,真正做到“問民需、聚民智、解民憂”,協(xié)同推進“簡政放權、放管結(jié)合、優(yōu)化服務”,政府才能“瘦身健體”,市場和社會活力才能有效激發(fā),從而確保政府更好歸位、市場更大發(fā)力、群眾更多受益。
服務為民要劃清權力邊界,約束權力。電影《我不是潘金蓮》,講述一個普通農(nóng)村婦女,在一場假離婚變成真離婚的家庭變故之后,為了討一個說法,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和精力打官司,不斷上訪。故事就像一則寓言,折射出我們現(xiàn)在各級領導干部仍然存在著為官不為的嚴重問題。從本質(zhì)上講,不作為也是一種腐敗,同樣會消磨領導干部的斗志,降低政府公信力,激化社會矛盾。我們不能讓“撞鐘”干部坑害百姓,要讓“能干事、想干事、干成事”的干部造福一方。
“人生可以平凡,但不可以平庸,人生不一定偉大,但一定要崇高”。黨員干部要親民愛民,傾聽百姓心聲,身懷一顆愛民心。對待群眾就像魚兒愛大海,就像禾苗愛春雨,就像蜜蜂愛鮮花! 共產(chǎn)黨員要傾聽群眾呼聲,關心群眾疾苦,為群眾辦實事,辦好事。強化群眾觀念,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,當好人民的公仆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
上一篇
【遴選筆試備考】望山思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