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航空工業(yè)集團沈飛“羅陽青年突擊隊”隊員的回信,既是對隊員們的深情寄語,也是對廣大青年的殷切希望。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、艱苦卓絕的接續(xù)奮斗,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,更不會有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。弘揚“肯奮斗”的光榮傳統(tǒng),永不過時。
永久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革命傳統(tǒng)。翻開黨史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黨史就是一部青年的奮斗史。1919年,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開啟了覺醒年代;1921年,一批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建立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從革命到建設、再到改革,無論歷史怎樣變化,無論時代怎樣發(fā)展,中國青年總能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,攻堅克難、愈挫愈勇。
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。走進新時代的中國,青年成長的環(huán)境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“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,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,實現(xiàn)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。”廣大青年在新時代要繼承和發(fā)揚奮斗這一光榮傳統(tǒng),懂得幸福是奮斗出來的、奮斗的青春最美麗。衣食無憂而不忘艱苦、歲月靜好而不丟奮斗,把青春的奮斗熱情激發(fā)出來,做永不停歇的奮斗者。
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,是國家的夢、民族的夢,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。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理論中有一個著名的判斷,當一個組織中,個人愿景與組織愿景達到高度統(tǒng)一的時候,這個組織就會具有無窮的活力。團結奮斗正是其中的關鍵詞。正如“羅陽青年突擊隊”航空報國值得尊敬,最重要的就是不畏艱難的奮斗精神、品格和傳統(tǒng)。
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絕不是輕輕松松、敲鑼打鼓就能實現(xiàn)的。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,復興道路上會有更多更復雜的艱難險阻。于國家民族而言,還處于奮力趕超的階段;于個體團隊而言,總有這樣那樣的短板。偉大復興的實現(xiàn),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有為的青年,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家國情懷,又要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,奮斗的青春要始終與國家民族的發(fā)展同向同行。
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,相比于過去,現(xiàn)在的青年生活條件好了,成長成才的道路寬了。但奮斗的傳統(tǒng)不能丟,精神不能丟。樂于奮斗,甘于奮斗,才可能享受奮斗的快樂,也才更有資格享受奮斗的成果。
“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”時不我待,唯奮斗者,不負青春,不負時代。
李亞峰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