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子在《離騷》中談到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”,點明了其心中信念堅若磐石,不可動搖。這點和我們一直強調的“不忘初心”講的是同一個道理,只有始終如一地保持當初的信念,才能最終達成所愿。然而,就在我們向中心前進的過程中,又有多少人迷失在不同的聲音中,隨波逐流,最終去到了另一個邊緣,忘了最初為了什么出發(fā)。只要心不沉淪,終能行至終點,正所謂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
不忘初心需要以民為本。利民之事絲發(fā)必興,厲民之事毫末必去?v古觀今,能否做到愛民如子、為民服務是衡量一個官員好壞的最簡單標準。窮小子出身的張玉剛在發(fā)家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家鄉(xiāng)深受貧困的百姓,他先是引進干凈水源解決百姓吃水問題,然后有修路改善基礎設施,還通過廠房建設、招商引資幫助百姓脫貧致富。我將無我,不負人民,那些深受百姓愛戴的干部們用實際行動拓寬著生命的厚度和廣度。故而,我們要牢記為民服務的理念,用真情感動百姓,用事實回報群眾。
不忘初心需要堅定信念。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,也決定著事業(yè)的成敗。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體現,也是人生發(fā)展的內在動力。沒有理想信念,精神上就會“缺鈣”,就會得軟骨病。一個精神上缺鈣的人也是不可能承擔歷史賦予的重任的,有理想的人生才有精神動力,有信念也才能開辟美好未來。作為公職人員,要秉持對待國家的真情實感,要堅定中國夢的共同理想,堅守共產黨員服務人民的初衷,做立志高遠的新時代干部。
不忘初心需要清廉自持。“歷覽前朝興亡事,成由勤儉敗由奢”,作風轉變重在弘揚清廉之風。然而不可否認,一些脫離群眾、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在現實中時有發(fā)生。有的干部整天忙忙碌碌,往往是為了所謂政績和形象,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,甚至不惜弄虛作假,欺上瞞下;有的也很講規(guī)則,但對“顯規(guī)則”是想著法子繞著走,對“潛規(guī)則”則彼此心照不宣,高度默契。官僚主義引發(fā)形式主義,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,已經成為影響我們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一大禍害。作為基層干部,不僅要干事,更要干凈,不僅要勤政,更要廉政,常懷律己之心,做到崇尚節(jié)儉,廉潔奉公,使我黨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。
“走得再遠、走到再光輝的未來,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,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(fā)。”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。正是對中心的渴望和堅定的信仰,賦予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、無堅不摧的力量;賦予了共產黨人挺起脊梁,譜寫河山的絢麗篇章。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,我們理應與國家民族一起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堅守內心,既然方向依然確定,那邊正道前行!
掃碼聯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