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我國就是一個倫理道德色彩濃厚的國家,反映在治國理政領(lǐng)域,尤其推崇道德之治,認為官德是興國安邦的重要元素,是構(gòu)建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礎(chǔ)。儒家強調(diào)“政治就是道德之治”,墨家主張“尚賢”“兼愛”,實際上都認可道德之治的重要意義?梢哉f,“選賢任能,為政以德”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政治文明中的深沉底色。
為政以德,“厚乎德行”是賢者的邊界。墨子認為:“為賢之道將奈何?曰:有力者疾以助人,有財者勉以分人,有道者勸以教人。”也就是說,做到有力者助人、有財者分人、有道者教人,治國理政之人才能夠達到“賢”的初步要求。顯然,墨子將賢者的“德”擴展到社會層面,把社會公德作為評判賢能官員的首要依據(jù),從而明確界定了賢能官員的道德邊界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我們經(jīng)常說,“金碑,銀碑,不如老百姓的口碑”“當官不為民做主,不如回家賣紅薯”“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,其實都是這個道理。
為政以德,“辯乎言談”是賢者的境界。這里的“辯”與“言”不是以口舌的勞累來顯示自己漂亮的口才,而是要善于為自己所堅守的道義做出解釋和宣傳。明代哲學家王陽明,為官,殫思竭慮,以百姓之心為己心,心系天下蒼生;為師,因材施教,傳授他人心學要義,將“致良知”的理念傳播開來。他對道義的堅持、對理想的追求,為我們詮釋了一代偉大哲人官員的崇高境界,足以為后世師。當代官員更應(yīng)該具備“辯乎言談”的賢士之德,以“言”傳道、以“辯”論圣人之言,如此才能勸勉他人,居上位能體恤百姓,處下位能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最近中央電視臺推出一檔節(jié)目《平“語”近人》,詳細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?梢哉f,平“語”彰顯了他的執(zhí)政為民的拳拳之心、和為政以德的赤子之心。
為政以德,“博乎道術(shù)”是賢者的眼界。“博乎道術(shù)”實質(zhì)上是對賢者自身道德的界定,即要求賢者具備廣博的學識,能夠以寬廣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懷來輔佐君王。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孔子以博聞強識的寬廣眼界為天下知,周游列國,希望將一生所學,付諸實踐,輔佐君王。雖然沒有實現(xiàn)畢生夢想,但他求知若渴、堅持理想,值得我們效法學習。不畏強敵,勇?lián)熑,于謙以博大胸懷,把大明王朝的興亡抗在肩頭,在土木堡之變后的危機關(guān)頭,厲兵秣馬,力克瓦剌鐵騎,拯救萬民于水火。于謙雖然被冤殺,可是他的錚錚鐵骨、博大胸懷將一直為中華民族所銘記。毋容置疑,賢能官員要具備善良淳厚之心,學習治國輔政的知識與謀略,以德馭才,使自身才具能匹配國家發(fā)展的要求。
值此新時代,實現(xiàn)民族復(fù)興的中國夢尚需我們勠力同心。處于“關(guān)鍵少數(shù)”位置的管理者更應(yīng)該以德修身,常懷慎獨之心;以德服眾,常思為民之道,不斷提高道德修養(yǎng),不斷干出工作實績,從而無愧于民眾期許,無愧于時代使命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推薦:2024年遴選公務(wù)員筆試龍騰尊享班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(wù)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