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【背景材料】
在這一時期,戍邊英雄們堅決回擊蓄意挑起事端、暴力襲擊我邊防官兵的外軍,點燃了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。正當舉國敬仰英雄、緬懷烈士的時候,一些宵小之徒發(fā)出了貶損英雄、歪曲事實的聲響。
二、【解讀分析】
沒有根據(jù)的猜測,其心可誅的措辭,反映了一些人的流量思維;幸災樂禍的行為,趁機漁利的沖動,表現(xiàn)出一些人的逐利沖動。為吸引眼球,謀取私利不擇手段,以言論自由與觀念不同為幌子踐踏紅線,實際上都是講利益不講道義,蹭熱度不計后果的行為,既觸及道德底線,又違反相關法律。
流動思維,逐利沖動的背后,歸根結(jié)底還是歷史上虛無主義的沉渣泛起。英雄主義者,國家之干。祁發(fā)寶、陳紅軍等英雄寧灑熱血,不失寸土,抒寫鋼鐵之師的榮耀,捍衛(wèi)領土主權(quán)的完整性,保護人民生活的寧靜。向英雄致敬,就是向那些負重前進的勇士致敬,就是為了弘揚愛國衛(wèi)國的精神,讓歷史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。而且抹黑英雄,顛倒黑白,其實就是忽視歷史事實,忽視民族精神,從而實現(xiàn)混亂歷史認知,瓦解信仰基礎的計劃。這種行為,當大家都警惕的時候。
對歷史和英雄的態(tài)度決定了一個國家能走多遠。從為黃繼光、劉胡蘭等英雄還原真相,到依法打擊褻瀆英雄的行為,都是因為我們明白歷史不在乎距離,英雄不在乎古今。只有永遠記住和敬畏,才不會因為忘記而背叛,也不會因為輕視而動搖價值坐標。也正是因為有了敬畏歷史、敬畏英雄的傳統(tǒng),那些不變的經(jīng)歷和不朽的精神才能不斷鑄就,帶領中華民族穿越風雨,創(chuàng)造奇跡。
公正的審判永遠不會缺席。警察對辣筆小球進行刑事拘留,對潘某進行追逃,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部門駁回了相關商標申請,并發(fā)表了譴責,顯示了法律對英烈榮譽的保護,使人心有所畏懼,行有所止。但是我們在明確法律底線的同時,還需要建立一個精神高地。由凈化網(wǎng)絡空間,到講好英雄故事,從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多管齊下,才能使正確的史觀、英雄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,形成崇尚英雄進而英雄輩出,銘記歷史,進而創(chuàng)造歷史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