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(fā)展的最好時期,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(yè)的人生際遇,也面臨著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”的時代使命。然而,佛系青年過分追逐“詩”和“遠方”理所當然成為啃老族;光想青年自視甚高、眼高手低,只會空想;躺平族逃避現(xiàn)實壓力,時刻“葛優(yōu)躺”。這不僅不利于青年的發(fā)展,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,更是讓祖國的未來失去依靠,失去希望。因此,新時代的新青年也應以奮斗之姿書寫絢麗人生。
以青春之名,不負韶華需要有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堅定信念。“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”。理想信念是鈣,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,就會得軟骨病;理想信念是燈,為青年人前行指明方向,讓青年人少走彎路。作為當下青年,也應當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,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,才能為之而不斷奮斗。黃文秀正是因為有堅定為民服務的信念,才能放棄大城市高薪的工作,甘愿回到家鄉(xiāng)百色,帶動百姓脫貧攻堅;張桂梅為山區(qū)孩子的教育奉獻一生,讓無數(shù)孩子走出大山,也離不開她“想要用教育改變三代人”的理想信念。新時代,新起點,新征程,新要求,時代在不斷發(fā)展,青年也應當不斷筑牢信仰之基、補足精神之鈣、把穩(wěn)思想之舵。
以青春之名,不負韶華需要有“敢叫日月?lián)Q新天”的擔當精神。勇于擔當就是要能夠承擔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,將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融入到為國家為時代做貢獻中。正如我國著名作家閻肅所說“我不去選擇我這一輩子應該做什么,時代需要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”。在當下實現(xiàn)鄉(xiāng)村振興的關鍵時期,無數(shù)青年干部緊跟國家召喚,義無反顧地回到條件艱苦的農村,利用自己所學帶動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;在國家即將邁向“創(chuàng)新型國家”前列時,又有無數(shù)年輕人一頭扎進了實驗室,研發(fā)出了一系列“國之重器”;在面臨疫情防控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,青年人也能夠沖鋒在前,為我們構筑起了堅固的防疫屏障。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的當下年輕人,也應該將自己的小興趣與時代的大責任相結合,做時代的有為之人。
以青春之名,不負韶華需要有“千磨萬擊還堅韌”的攻堅精神。艱苦奮斗,攻堅克難歷來是我黨的優(yōu)良作風。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(fā)展史就是一部奮斗史。我黨從浙江嘉興南湖上的一艘小漁船,到艱苦卓絕的解放戰(zhàn)爭,再到改革開放,甚至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我們如期實現(xiàn)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,踏入到下一個一百年的新征程,這一路走來,靠的就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共產(chǎn)黨人不怕苦不怕難,艱苦奮斗的優(yōu)良作風,這也是我黨成為今天引領中國行穩(wěn)致遠的巍巍巨輪的制勝法寶。當下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國內外形勢空前嚴峻,前行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,當代年輕人更要掌握科學知識,不斷提高素質能力,錘煉本領,進而跟上時代的步伐,用艱苦奮斗的風帆在新征程上乘風破浪。
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。”展望未來,我們唯有志存高遠,相信自己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,積極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(yè),成就人生,才能不負青春韶華,不負歷史重任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